(安徽省)明光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73.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2%,居滁州市第6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3.8亿元,增长6.4%;第二产业增加值78.4亿元,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151.1亿元,增长11.6%。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调整为16.0∶28.7∶55.3。人均GDP 55805元,增长10.4%。...
全站搜索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73.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2%,居滁州市第6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3.8亿元,增长6.4%;第二产业增加值78.4亿元,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151.1亿元,增长11.6%。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调整为16.0∶28.7∶55.3。人均GDP 55805元,增长10.4%。...
初步核算,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49.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4%,增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位居六区两县第6位。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3亿元,同比增长6.9%;第二产业增加值166.5亿元,同比增长2.9%;第三产业增加值59.3亿元,同比增长7.3%。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9.9:65.5:24.6调整为9.4:66.8:23.8,服务业在全区经济中的比重比上年下降0.8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生产总值达76698元(折合11888美元),比上年增加84...
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38.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9亿元,同比增长6.8%;第二产业增加值12.9亿元,同比下降1.5%;第三产业增加值24.9亿元,同比增长7.4%。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2:33.4:64.4。...
初步核算,2021年全区生产总值 (GDP)[2]91.3亿元,比上年增长7.5%,总量居全市第6位,增速居全市第2位。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2亿元,增长6.9%;第二产业增加值22.7亿元,增长6.2%;第三产业增加值62.4亿元,增长8.0%。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6.9∶24.2∶68.9调整为6.7∶24.9∶68.4。...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4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0亿元,增长6.7%;第二产业增加值89.5亿元,增长2.0%;第三产业增加值247.6亿元,增长4.8%。三次产业比例为1.7:26.1:72.2。按户籍人口计算,全区人均GDP为57467元(按2021年底汇率基准价计算约合9013美元)。...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107.7亿元,比上年增长5.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9亿元,增长6.8%;第二产业增加值44.9亿元,增长4.2 %;第三产业增加值54.8 亿元,增长7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7.4:42.1:50.5调整为7.3:41.8:50.9。按户籍人口算,全区人均GDP达到57957.4元(按2021年底汇率基准价计算约合9090.4美元)。...
初步核算,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81.1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9.94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62.72亿元,增长4.8%;第三产业增加值128.47亿元,增长9.3%。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31.99:22.31:45.70。...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1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403172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两年平均增长3.7%)。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06519万元,同比增长7.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776079万元,同比增长4.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220574元,同比增长6.0%。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3.0:49.0:38.0变化为11.9:52.2:35.9,三大产业持续发展。常住人口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3256元(折合9806美元)。...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3](GDP)243.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8.8亿元,同比增长7.1%;第二产业增加值63.1亿元,同比增长10%;第三产业增加值121.9亿元,同比增长9.3%。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5.5:24.6:49.9变化为24.1:25.9:50.0,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8.8%。全年常住居民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29057元(折合4505美元),比上年增加3495元。...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1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2492148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4529万元,增长9.1%;第二产业增加值1147683万元,增长8.5%;第三产业增加值1059936万元,增长9.6%。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2.2:44.7:43.1调整为11.4:46.1:42.5。...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 )124.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6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9.1亿元,增长6.0%;第二产业增加值32.3亿元,下降1.2%;第三产业增加值52.9亿元,增长7.1%。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1.5:26.0:42.6。...
年末全区户籍人口90.29万人(1),其中,城镇人口44.49万人,乡村人口45.8万人;男性45.62万人,女性44.67万人。分年龄构成看,18岁以下人口占26.3%,18-34岁占23.0%,35-59岁占37.2%,60岁以上占13.5%。...
初步核算,202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00亿元大关,达433.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6.9亿元,增长8.9%;第二产业增加值106.6亿元,增长9.7%;第三产业增加值230亿元,增长9.8%。二产中,工业增加值69.4亿元,增长9.1%。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全县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22.4:24.6:53.0。...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387.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7亿元,增长8.9%;第二产业增加值223.6亿元,增长10.3%;第三产业增加值129.2亿元,增长12.6%。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9.4:57.4:33.2调整为9.0:57.7:33.3。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9716元,比上年增加3106元。年末全市常住人口64.9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2万人。...
全县年末总户数478595户,总人口为1794317人。其中:城镇人口为434223人,乡村人口为1360094人;男性人口为948546人,女性人口为845771人。年末全县常住人口119.8万人,与上年末持平。
初步核算,2021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65.0亿元,按照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9%,两年平均增长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9.4亿元,增长8.4%;第二产业增加值191.4亿元,增长8.8%;第三产业增加值204.3亿元,增长9.1%;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15.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