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交通运输、邮电通讯
全年旅客运输量(不含铁路、航空)1637万人,比上年下降35.2%,其中,公路旅客运输量1609万人,下降35.0%;水路旅客运输量28万人,下降45.1%。货物运输量(不含铁路、航空)15108万吨,下降0.3%,其中,公路货物运输量12862万吨,下降1.5%;水路货物运输量1956.7万吨,增长8.4%。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44.01亿元,比上年增长9.2%。年末电话数42.33万户,下降0.8%。年末移动电话用户517.76万户,比上年末增长4.9%。互联网用户达217.49万户,增长12.0%。
八、金融和保险业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020.32亿元,比年初增加502.96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887.43亿元,比年初增加433.62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1362.03亿元,比年初增加84.51亿元;广义政府存款588.47亿元,比年初减少56.71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180.05亿元,比年初增加41.53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4579.11亿元,比年初增加554.55亿元,其中住户贷款余额为1974.39亿元,比年初增加117.39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为2601.21亿元,比年初增加433.67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3.50亿元,比年初增加3.48亿元。
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89.58亿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34.07亿元,增长17.1%;人寿保险保费收入55.51亿元,增长3.9%。赔款支出30.67亿元,增长12.6%。其中财产保险赔款支出20.58亿元,增长17.9%;人寿保险赔款支出10.09亿元,增长3.2%。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共有普通高校13 所,当年招生5.78万人,在校生17.25万人。各类中等职业学校25所,在校生4.8万人。普通中学297所,在校生32.15万人,其中高中在校生12.29万人,初中在校生19.86万人。普通小学519所,在校生36.74万人。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为100%,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成人高等专业学校招生3.1万人,在校生6.81万人。
全市县以上独立研究开发机构22个。全市共组织实施市级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418项,其中国家级28个、省级166项,市级224项。市本级科技三项经费投入4500万元, 与上年持平。全年授权专利8964件。
十、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4个,文化馆15个,公共图书馆15个,博物馆(纪念馆)26个。全市已建成千瓦中波台1座,中波发射塔2座,调频发射塔1座,千瓦级数字广播电视发射台11座(含千瓦调频发射台7座)。全市广播电视台12个,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99.61%,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99.91%。
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8085.63万人次,比上年下降13.8%。全年旅游总收入为675.94亿元,比上年下降12.6%。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2696个(含村卫生室),其中医院、卫生院264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6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3个。医院、卫生院床位26330张。全市专业卫生技术人员30687人,其中医院、卫生院23461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97人,妇幼保健机构2513人。在医院、卫生院专业卫生技术人员中,有医师8032人,注册护士11323人。
年末共有青少年体育俱乐部25个(国家级15个、省级10个),晨晚锻炼健身活动点3387个。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242个。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55.77 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3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85.85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2.72%,比上年末提高0.57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3.09万人,出生率6.78‰,比上年下降1.27个千分点;死亡人口3.03万人,死亡率6.65‰,比上年上升0.31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0.13‰,比上年下降1.58个千分点。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685元,比上年增长4.6%;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7205元,增长5.6%。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08元,增长6.7%;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7062元,增长8.4%。年末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51.84平方米,农村居民平均每人年末住房面积57.59平方米。
全市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06万人,实现困难群体就业6567人,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5.4亿元,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6.55万人。年末全市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80.85万人(不含离退休人数),增加6.75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1.6万人(不含离退休人数),增加0.22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24.14万人,减少1.04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7.1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53.25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 470.39 万人,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 68.69 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01.7 万人(含新农合)。参加生育保险人数 38.81 万人。
全年完成省下达棚户区改造开工任务6647户,其中城市棚户区5460户,国有垦区危旧房改造560户,国有工矿棚户区627户。
年末全市有各类社会福利机构床位2.8万张(2.76万张养老床位、400张儿童床位)。国内公民办理收养登记44例,解除收养登记1例,港、澳、台中国公民办理收养登记0例。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2.91亿元, 接收社会捐赠20803.63万元(其中包括红十字会捐赠7682万元)。
十二、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与应急管理
全年全市自产地表水资源量116.43亿立方米,比上年下降25.8%。年平均降水量1251.0毫米,下降19.5%。2座大型水库年末蓄水量42.90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减少5.18亿立方米。
全市市、县级环境监测站14个,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部门17个。2022年,城市环境空气质量110天为优,209天为良,41天为轻度污染,5天为中度污染,0天为重度污染。空气质量优良率为87.4%。全市已批准国家级生态乡镇27个,生态村1个,已建成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10个,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