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交通运输和邮电
年末全市公路总里程达3349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816公里。全市公路货物周转量578.22亿吨公里,增长18.3%;公路旅客周转量14.56亿人公里,增长21.7%。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09.41万吨,增长568.4%。
襄阳机场夏航季航线通达34座城市35个航点,全年保障运输航班18466架次,增长32.7%;旅客吞吐量179.14万人次,增长58.1%;货邮吞吐量2661.4吨,增长31.8%。
全市邮政行业业务总量25.98亿标准量,比上年增长16.1%。其中,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12554.11万件,增长30.3%;业务收入14.75亿元,增长24.2%。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462.8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5.6亿元,增长20.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191.5亿元,增长14.2%。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04.8亿元,增长11.8%。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5759.68亿元,比上年增长11.8%,比年初增加606.49亿元。其中,住户存款4611.06亿元,增加593.38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4029.42亿元,比上年增长12.7%,比年初增加452.91亿元。其中,住户贷款1385.72亿元,增加114.99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2640.74亿元,增加336.10亿元。
全年实现保费收入152.42亿元,比上年增长9.8%。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45.93亿元,增长21.0%;人身险保费收入106.49亿元,增长5.5%。支付各类赔款与给付55.23亿元,比上年增长30.7%。其中,财产险赔付支出31.14亿元,增长34.4%;人身险赔付支出24.08亿元,增长26.3%。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2023年,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755所,在校学生93.69万人。其中,普通高校6所,在校学生8.99万人;中等职业学校26所,在校生3.83万人;普通中学264所,在校学生30.07万人;小学469所,在校生36.71万人;幼儿园982所,在校生14.00万人;特殊教育学校8所,在校生0.09万人。全市现有专任教师5.99万人。
全年共有217个项目被列入国家或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全市授权专利总量9067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931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量7523件,外观设计专利授权量613件。
十、文化旅游、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文化馆10个,博物馆11个,公共图书馆11个。全市共接待国内游客10002.7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3.3%;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16.97亿元,增长60.8%。成功举办第十一届襄阳诸葛亮文化旅游节。
全市共有卫生机构3951个,其中,医院、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72个,疾病控制中心(防疫站)8个,妇幼保健院8个;卫生机构床位数4.61万张;卫生机构人员4.84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92万人,执业医师1.45万人,注册护师(士)1.82万人。
全年全民健身体育设施新建项目461个,成功争创省级新全民健身示范工程13个,开展“普及全民健身 缔造幸福生活”全民健身系列赛事活动近300场。在国际、国内各类比赛中,襄阳籍运动员共获世界冠军6个、亚洲冠军9个、全国冠军4个。成功举办第四届襄阳马拉松,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2万名跑友参加了比赛。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583.66万人。其中,出生人口2.94万人,户籍人口出生率为5.0‰;死亡人口2.96万人,户籍人口死亡率为5.1‰。年末全市常住人口527.85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4.15%。
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874元,比上年增长5.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110元,增长5.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174元,增长7.5%。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8389元,增长8.1%;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9607元,增长11.1%。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0万人,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02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08万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8.7亿元。
年末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37.59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243.04万人,参加工伤保险66.9万人,参加失业保险49.15万人,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94.48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403.58万人。
年末全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1.8万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7.7万人。年末全市共有养老机构189家,养老机构床位数4.5万张。
十二、节能降耗和资源环境
全年全市单位GDP能耗比上年下降3.58%。
全年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72天,优良天数所占比例为74.5%,改善幅度居全省第一。汉江干流水质保持在Ⅱ类水平,支流水质总体趋于好转,28个国省考断面水质全部达到优良水平。
注:
1.本公报2023年数据为统计快报数。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为最终核实数。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资料来源:本公报中价格、粮食、畜禽、城乡居民收支等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襄阳调查队;水产品数据来自市农业农村局;市场主体、专利等数据来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外贸、外资等数据来自市商务局,外资数据为FDI口径;公路里程、货物周转量、旅客周转量、港口货物吞吐量、民航等数据来自市交通运输局;邮政业务量、快递业务量等数据来自市邮政管理局,邮政行业业务总量按2020年不变单价计算;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金融数据来自人民银行襄阳市分行;保费数据来自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襄阳监管分局;教育数据来自市教育局;科技计划项目数据来自市科技局;文化馆、博物馆、公共图书馆、旅游、体育等数据来自市文化和旅游局;卫生机构、床位等数据来自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户籍人口数据来自市公安局;城镇新增就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数据来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医疗保险数据来自市医保局;低保、养老机构等数据来自市民政局;生态环境、环境监测等数据来自市生态环境局;其他数据均来自市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