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复苏提速。全区限上贸易单位达到608家,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1.7亿元,同比增长0.1%。其中,批发业实现零售额25.3亿元,增长16.2%;零售业实现零售额83.7亿元,下降3.4%;住宿业实现零售额2.5亿元,下降9.8%;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0.3亿元,下降2.0%。百货零售业供应充足,多种生活必需品销售稳定增长。限上粮油、食品类零售额累计增长22.0%;饮料类零售额累计增长29.1%;化妆品类零售额累计增长11.3%;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累计增长19.2%,其中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增长20.2%;通讯器材类累计增长86%,其中智能手机增长252.7%。新能源汽车销售高速增长。全区54家限上汽车零售企业累计完成零售额37.3亿元,同比下降7.0%,其中新能源汽车累计实现零售额46.31亿元,同比增长165.2%。
商务发展提质壮大。全区新备案外资项目8个,经商务部纳统7236万美元。制造业外资完成1271万美元,日韩欧美资完成1503万美元。全区实现电子商务网络零售额22.75亿元,同比增长36.6%。争取各级商务扶持资金1643.3万元,对企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保障作用。
六、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增长。2022年,全区在库统计项目333个,其中,500万元及以上项目272个,房地产开发项目61个。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0%,其中,岱岳区本级同比增长3.2%,旅游经济开发区完成投资同比增长5.0%。从投资分行业情况看,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3.1%;工业技改投资同比下降17.7%;制造业技改投资同比下降17.0%;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同比增长47.7%;民间投资同比下降2.5%;建安投资同比增长10.8%;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48.0%;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22.9%。
房地产市场负压前行。全区房地产企业50家,房地产项目61个,完成投资额58.1亿元,全区商品房销售面积111.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1%。完成绿色建筑竣工面积90.6万平方米,完成民用装配式建筑设计面积44万平方米,完成既有居住建筑及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面积42.9万平方米。
七、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固稳提质。2022年全区有实绩外贸企业162家,较上年增加10家,进出口过亿元企业13家,货物进出口完成68亿元,同比增长49.6%。其中,出口完成8.0亿元,同比下降30.4%,进口完成60.0亿元,同比增长76.8%。全区跨境电商备案企业达到74家,实现出口6.35亿元,同比增长306%,成为新的外贸增长点。
招商引资精准突破。2022年全区新签约项目100个,意向引资额518.3亿元,其中市外投资项目68个,意向引资额385.6亿元。
八、财政、税收和金融
财政收入增长平稳。2022年,全区累计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6亿元,同口径增长12.1%,其中税收收入19.04亿元,同口径增长1.3%,两项收入增幅均列全市第三位。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0.94亿元,其中,民生支出达到33.6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2%。
税收收入保持稳定。全年共组织税收收入、各项非税收入以及社会保险费收入共计71.1亿元。税收收入32.8亿元,同比下降13.61%,减收5.2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还原后税收收入为39.5亿元,同比下降3.47%,减收1.4亿元)。其中:区县级税收收入完成21.3亿元,增长0.69%,增收0.1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还原后税收收入为22.1亿元,同比增长3.60%,增收0.8亿元);组织非税收入18.1亿元(国有土地出让金15.4亿元,矿产资源专项收入1.4亿元),增长1119.30%,增收13.5亿元;征收行政事业单位、城乡居民社会保险、医疗保险费20.2亿元,同比增长11.19%,增收2.0亿元。
金融产业聚势发展。全年新引进金融企业4家、达到65家,完成任务目标(3家)的133%。驻区银行存贷款余额1708.9亿元、增长12.3%,其中,各项存款余额977.6亿元、增长13.1%;各项贷款余额731.3亿元、增长11.1%。金融业实现税收3.3亿元、增长20%,增幅提高11.5个百分点。
九、居民收入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按常住地分,全年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059元、增长6.2%;人均消费支出19665元、下降0.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2995元、增长4.1%;人均消费支出23993元、下降2.1%。
社保体系优化完善。2022年新增企业养老保险扩面6322人。全区企业养老、居民养老、机关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2万人、32.01万人、1.78万人、5.5万人、11.1万人,参保总人数达62.39万人次。继续提高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每人每月提高10元,惠及全区13万余人。同时,及时足额发放各项社保待遇,2022年,企业养老、机关养老、居民养老分别支出7.04亿元、5.07亿元、2.83亿元。全区月最低工资标准为170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17元。
公共服务有序开展。建成区级社会组织党建平台孵化中心1处,镇街级孵化中心11处。规范城市社区命名(更名)16个,备案小区命名6个。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政策资金1777.5万元。发放困境儿童生活补助348.2万元,实有社会散居孤儿39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113人,困境儿童53 人,留守儿童7人。
十、科学技术
科技创新实现跨越提升。全区三批共申报高新技术企业43家,其中新申报31家,复审12家,实际新增24家。全区9批共140家企业成功进入科技型中小企业库,同比增加36%。获得全省科技创新强县(首批10个)、全省技术转移先进县(10个)荣誉称号,也是全省唯一同时获评两项荣誉的县(市、区)。
2022年以来共有36个市级以上创新平台获批,其中获批山东省“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3个;省工业设计中心1个;省企业技术中心2个;泰安市重点实验室4个;市级新型研发机构1个;市级技术创新中心8个;获批市工业设计中心3个;获批市“一企一技术”中心6个;获批市级工程研究中心3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5个。推荐3家企业申报市重点实验室,3家企业申报市新型研发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