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承压前行。全年实现旅游收入28.2亿元,同比下降8.4%;接待游客601.3万人次,同比下降3.8%。年末,全区共有A级以上旅游景区10处,其中4A级2处,3A级8处;拥有星级酒店15家,其中五星级2家,四星级4家;拥有旅行社34家,其中经营出境旅游业务旅行社1家,经营入境和国内旅游业务旅行社33家。
五、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承压放缓。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7.7%。从重点领域看,“四新”经济投资增长3.4%,高于全区投资11.1个百分点;高技术投资增长17.9%,高于全区投资25.6个百分点;民间投资下降12.9%,低于全区投资5.2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持续发力,全年新开工项目364个,完成投资同比增长6.8%,拉动全区投资增长1.4个百分点。
房地产市场低位运行。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77.95亿元,同比下降12.4%。商品房销售面积250.7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0.2%。房屋施工面积2110.2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3%。商品房销售额320.35亿元,同比下降16.1%。
住房保障更加健全。全年全区通过房地产开发项目配建、企业集中建设,落实房源7606套,配建39.77万平方米。截至年末全区正在享受租赁补贴家庭共539户,发放租赁补贴380万元。
六、消费市场
消费市场有所放缓。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7.7亿元,比上年下降3.2%。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耐用消费品需求放缓,汽车类同比下降6%、家具类同比下降18.5%。健康类消费需求提升,西药类和中草药及中成药类分别增长43.1%、30.3%;升级类商品增长较快,新能源汽车、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分别增长179.1%、44.3%;基本生活类消费品增势稳定,粮油类、日用品类分别增长1.8%、4.6%。
“潮生活、夜城阳”名片闪亮。城阳区位列“2022年中国夜经济繁荣百佳县市”榜单全国第6位、全省第1位。举办蛤蜊潮、非遗潮、啤酒音乐潮、葡萄潮等系列节会,累计吸引游客约150万人次。新增奥特莱斯、金茂览秀城等商贸新地标,引领消费新升级。吕家庄夜市重装焕新,荣登央视,成为青岛“夜经济”新地标。
七、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较快增长。全年实现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1522.4亿元,同比增长15.8%。其中,出口1106.7亿元,增长15.6%;进口415.7亿元,增长16%。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进出口总额580.4亿元,增长27.2%。其中,出口437.4亿元,增长41.6%;进口143亿元,下降2.8%。全年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72家。全年FDI口径实际到账外资7.02亿美元。
对日韩开放优势扩大。对日韩国家进出口202.2亿元,占进出口比重达13.3%;出口147.7亿元,占出口比重13.3%。新注册日韩项目104个、到账日韩外资3042万美元,同比增长178%。中国国际商会中日韩企业交流中心青岛分中心落户城阳,中韩中小企业协同创新中心揭牌,作为青岛唯一区市荣获“2022中日韩营商环境示范城市奖”。
八、财政和金融
财政支持积极有效。全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6.10亿元,比上年增长0.3%。其中,税收收入90.4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7.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7.85亿元,同比增长6.2%。其中,教育支出增长15.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7.9%。精准落实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全年累计兑现减税降费政策资金72亿元,其中留抵退税48亿元,惠及企业7201户。
金融市场稳健运行。全年区内银行机构存款余额1647.74亿元;区内银行机构贷款余额1554.61亿元。小额贷款公司累计发放贷款13.75亿元;民间资本管理公司累计投资额34.24亿元;融资担保公司累计新增融资担保28.82亿元;商业保理公司累计发放保理融资本金9.82亿元;融资租赁公司累计投放额1.02亿元。上市企业新增3家,上市公司达15家。
九、人口、居民收入和社会保障
人口总量稳中有升。年末全区常住人口116.9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14万人。
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965元,比上年增长4.2%。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133元,增长3.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753元,增长6.0%。
就业、人才双轮驱动。全年城镇新增就业5.3万人,政策扶持性创业4100人。创新打造引才工作站,与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等高校签订合作协议,新建引才工作站12家。全年引进集聚青年人才2.2万人,其中硕博、高级职称及高技能人才1438人。
社会保障更加完善。截至年末,全区养老、医疗、失业和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42.37万人、87.86万人、36.84万人和40.92万人。低保、特困人员救助标准较上年均有提升,低保救助标准每人每月达995元,城市、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每人每月分别为1493元、1560元。全区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287人,全年发放救助金3514.07万元。全区特困人员344人,特困供养支出1090.8万元。
养老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全年发放高龄补贴款4899.81万元,惠及21289人。截至年末,全区养老机构达25家,拥有床位5013张,居全市前列。全区社区助老餐厅达38家,为老年人提供暖身暖心的助餐服务。
十、科技和教育
科技创新和中小企业培育成果丰硕。国家重点“小巨人”企业新增4家,累计达13家;省“瞪羚”企业新增22家,累计达56家;市隐形冠军企业新增8家,累计达41家;市级以上“专精特新”新增1067家,累计达1756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550家。全年新获批建设山东省技术创新中心4家;新备案省级院士工作站1家;省新型研发机构累计达到16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