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浙江省)2022年江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908元,同比增长4.6%,其中工资性收入36323元,同比增长4%;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入34257元,同比增长8%,工资性收入20118元,同比增长8.8%。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1103元,同比增长6.6%;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2667元,同比增长8.5%。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城镇为29.7%,农村为32.2%。城镇居民人均现住房建筑面积49.12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现住房建筑面积达 84.49平方米。

  全市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42.57万人,其中,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8.18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2.51万人,机关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88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51.15万人,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37.81万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13.34万人。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11.09万人、7.52万人、9.62万人。年末享受失业保险职工人数为2751人。

  全市各类养老机构有42家,床位数4767张,年末在院人数1595人,其中年末特困人员共有1697人,其中集中供养634人,分散供养1063人。年末全市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已保人数分别为507人和11763人。

  十二、资源、环境和社会公共安全

  初步测算,2022年全市单位GDP电耗增长1.2%,单位规上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0.7%。

  2022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美丽江山建设为统领,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以环保利民惠民为根本,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生态环境保护,克难攻坚,积极作为,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获第十一届中华环境优秀奖,为衢州首夺;再夺美丽浙江建设工作考核优秀县,三夺五水共治“大禹鼎”银鼎;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实现“六年连升”,从2017年全省第42跃升至2022年的全省第6,创历史最佳。

  污染防治攻坚取得新进展,后溪出境水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标准,2个国控断面和3个衢州市控断面水质以及2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100%达标。空气质量PM2.5年均浓度均值与上年持平,守住了33μg/m³底线,优良率达91%。完成“无废城市细胞”创建26个。江化退役场地A、C区块移出污染地块名录,B区块进入达标初判阶段。环境监管效能再上新水平,累计出动执法人员4900余人次,检查点位1840余个,查办环境违法行为32件。绿色低碳发展积蓄新动能,推进4个省级低(零)碳试点村创建;组织7期67家企业排污权竞价,成交150笔,计399余万元;完成“十四五”排污权指标无偿收回96家,收储化学需氧量209.08吨/年、氨氮50.74吨/年、二氧化硫1704.33吨/年、氮氧化物4936.28吨/年。自然生态保护频传新发现,发现生物物种5414种,国家保护一级物种14种、二级保护物种82种,大型真菌中国新记录种4种,疑似新物种10种。行业绿色转型取得新突破,对全市243家木门企业进行了“无差别”“地毯式”的专项整治,补助企业资金1151.9万元,实施“油改水”32家、“漆改免”19家、免漆工艺整改60家,98家完成末端处理设施迭代升级,关停淘汰18家;实现废油漆渣等危险废物减量达90%,行业VOCs去除率达80%,削减量300余吨/年,实现了环境改善、效益提升、产业升级的多赢。

  全市累计发生各类事故9起、死亡4人,同比分别下降10.0%,42.9%。其中,工矿商贸事故1起、死亡1人,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8起、死亡3人。事故起数、死亡人数连续七年实现“双下降”,无较大及以上事故发生。

  十三、城市建设

  建成区(下同)面积19平方公里,道路面积442.29万平方米。全年供水总量3428.4万立方米,居民家庭用水858.6万立方米,人均日生活用水量168升,用水普及率100%。管道天然气用气人口5.12万人。污水处理厂1座,日污水处理能力6万立方米,污水处理率为97.44%。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绿化覆盖率44.9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53平方米。

  注:

  1.本公报数据为年度初步统计数据。

  2.全市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统计标准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标准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

  4.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新增就业人口、失业人员再就业、社会保障方面等数据来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造林面积方面数据来自市林业局;新农村建设数据来自市农业农村局;全社会用电量、工业用电量数据来自市供电公司;成交额超亿元市场、专利、商标数据来自市市场监管局;网络零售额、对外经济数据来自市商务局;车辆拥有量数据来自市交警大队;旅游数据、图书馆藏书、文化站数据来自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金融数据来自人民银行江山支行;教育数据来自市教育局;科技方面数据来自市科技局;广播、有线电视方面数据来自市传媒集团;档案方面数据来自市档案馆;卫生方面数据来自市卫生健康局;医疗保障方面数据来自医疗保障局;体育竞赛活动方面数据来自市体育局;户籍人口数方面数据来自市公安局;养老机构、床位数方面数据来自市民政局;环境数据来自衢州市生态环境局江山分局;社会公共安全数据来自市应急管理局;城市建设数据来自市住建局;交通运输客运量、货运量数据来自市交通运输局;其他数据来自市统计局。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tjgongbao/huadong/7113.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