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稳定发展。2022年,全区131家建筑企业首次突破900亿大关,实现总产值900.07亿元,同比增长15.5%;建筑工程产值831.03亿元,同比增长14.2%;安装工程产值44.32亿元,同比下降54.2%;其它产值24.72亿元,同比增长425.9%。以房屋施工为主的建筑工程完成产值在全区占比达到九成以上。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
投资保持稳步增长。2022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5.2%。其中,工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0%;高新技术投资同比下降11.7%,高技术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19.3%;第三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5.2%。
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增长。全区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370.84亿元,比上年增长2.7%。施工面积1090.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0%。其中住宅施工面积713.91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7%。新开工各类房屋面积142.43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5.2%。其中住宅新开工102.01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3.4%。全年房地产销售面积77.72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55.2%,全年房地产销售额达209.41亿元,比上年下降57.5%。
五、交通运输和旅游业
2022年,栖霞区交通道路总里程达到466.915公里,公路网密度达118.37公里/百平方千米,国省干线公路总里程80.32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386.595公里。打造交通服务民生新形象,释放更多惠民红利:全区新改建农村公路22公里;优化公交线路6条;完成公共停车场建设2个,增加泊车位238个;2022年经营性公共停车场首次备案19家,共计4359个泊位;新增路内停车段1条(鹂岛路),泊位63个。
2022年全区旅游接待538.9万人次,同比下降19.9%,旅游收入74.5亿,同比下降10.1%。
积极推动创建,推进栖霞山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对接省文旅厅、市文旅局,与栖霞山管委会共同做好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验收评审,3月获省政府批复同意设立省级栖霞山旅游度假区。完成南京欢乐谷4A级景区创建,至此全区共有2家4A级景区。
丰富旅游业态,鼓励和支持区内各景区景点面向市场,创新特色旅游产品。其中,幕燕滨江风貌区自去年推出首艘滨江游轮“长江传奇”,去年又陆续推出直升机观光游览、幕燕飞行营地、五马渡汽车后备箱文化集市等项目。发展露营基地,区内已有五处露营基地(幕燕飞行、南京欢乐谷、桦墅周冲村、八卦洲陌上花渡园区、龙潭泰晤士教育营地)可供游客休闲度假。
打造特色品牌,联合街道、景区开展“樱花季、荷花季、红枫节、登高季、美食节”等四季旅游节庆活动,扩大旅游影响力;幕燕滨江风貌区的滨江樱花林4月入选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的20个江苏春季赏花胜地之一。
推动文旅消费,帮助南京欢乐谷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工程,协助八卦洲外婆湾民宿集聚区建设申报2022年市旅游发展专项资金。鼓励夜间经济发展,金鹰湖滨天地成功创建市级夜间经济聚集区。
六、国内贸易和开放型经济
消费市场运行总体平稳。2022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3.04亿元,比上年增长0.2%。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298.87亿元,同比下降1.8%。
开放型经济逆势增长。2022年,全区实现进出口总额1014.2亿元,同比增长0.1%。其中,进口总额526.3亿元,同比增长6%,出口总额487.9亿元,同比下降5.4%;完成实际使用外资6.96亿美元,占全市比重14.4%;新设立外资项目69个,增资项目18个,总投资/净增资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3个;完成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2.24亿美元。
七、财政
2022年,栖霞板块财政总收入(含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下同)实现243.36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0.79亿元,同口径(还原留抵退税)下降3.12%。
支出结构持续改善。2022年,栖霞板块实现财政支出(含经开区)174.88亿元,同比负增长30.4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3.11亿元,同比负增长9.19%,其中:一般公共服务、公共安全、教育、卫生健康、城乡社区等八项支出69.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5%,同比下降11.4%。
八、人才、科学技术和教育
2022年度,栖霞区入选国家级重点人才工程4人(行政区3人,经开区1人);入选省“双创博士”20人(行政区17人,经开区3人);入选紫金山英才•栖霞计划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项目48人(行政区30人,经开区18人)。
科技服务精准发力。更新完善《栖霞区深入推进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新“科创22条”),进一步优化政策体系,运用“宁企通”“政策通”等惠企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信息精准推送。累计下拨各级科技扶持资金3.21亿元,服务451家科技企业获得科技贷款,授信总额32.92亿元。开展“三三〇”常态化走访活动,联动相关部门及金融机构送政策上门,累计为近百家企业“引渠搭桥”,牵头解决200余项诉求建议。
创新主体量质双升。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034家,同比增幅18.81%。净增高新技术企业93家、净增规上工业高企20家,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921家,总数位列全市第4,稳居苏南26郊(区)县十强。2022年新认定国家级孵化器1家、省级孵化器2家、市级孵化器3家,国家级众创空间3家、省级众创空间3家、市级众创空间3家,累计建成79家科创载体。因孵化器孵育成效显著,获江苏省推进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取得明显成效的地方督查激励表彰。
创新成果竞相涌现。驻区科研单位紫金山天文台首席研制的我国综合性太阳探测专用卫星“夸父一号”于10月9日发射升空,实现了我国天基太阳探测卫星跨越式突破。中建安装等19家驻区高校、科研院所及科技型企业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奖37项(6项一等奖)。英田光学获批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获扶持资金1500万元。开元药业等42家企业获得2022年度省产学研合作项目立项,立项数量居全市第二。合智电力等22家企业获得2021年度省科技创新券南京市联动奖励。明珠肥料、华能燃机发电获2022年度市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专项立项,获批项目资金100万元。正大天晴“雷替曲塞的溶剂化物及其制备方法”专利获第二十三届中国专利奖优秀奖。持有MAH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的生物医药企业17家。优化“霞科行”服务半径,在栖霞高新区紫东园区新建近千平交互空间,2022年新增“科技成果信息库”957项、“企业技术需求库”132条、“高校院所专家库”190人、“科研平台库”38个。全区完成技术合同登记额67.2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