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
2022年度,市级市政交通重大工程涉及闵行区的项目共16个,主要有机场联络线、银都路越江、上海示范区线、轨交13号线西延伸、嘉闵线、区区对接道路等工程。其中,浦星公路跨芦恒路节点改造、S32公路昆阳路匝道贯通通车。
基本完成九星雨污水合建泵站建设,继续推进昆阳雨水泵站建设;启动虹南等调蓄池项目建设;完成水务系统数据归集共享超1700万条;完成下立交积水、城市水环境、水质异常问题等城市运行指标和数字化场景在区城运平台中的展示。
全年自来水售水量2.52亿立方米,比上年下降4.9%。全年售电量206.81亿千瓦时,比上年下降0.7%。年内最高用电负荷52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4.2%。全区共有家庭燃气用户98.45万户,其中天然气居民用户83.89万户,液化石油气居民用户14.56万户。
表7:2022年闵行区公用事业情况 |
|||
指标 |
单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自来水售水量 |
亿立方米 |
2.52 |
-4.9 |
#工业用水 |
亿立方米 |
0.37 |
-8.4 |
居民生活用水 |
亿立方米 |
1.35 |
2.0 |
售电量 |
亿千瓦时 |
206.81 |
-0.7 |
#工业用电 |
亿千瓦时 |
61.45 |
-8.5 |
居民用电 |
亿千瓦时 |
51.33 |
13.5 |
天然气销售量 |
亿立方米 |
5.16 |
4.1 |
#居民用 |
亿立方米 |
2.22 |
5.4 |
液化石油气销售量 |
万吨 |
1.63 |
-11.2 |
说明:电力数据包括闵行区和徐汇区。 |
十、信息化建设
推进5G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5G移动通信基站布局,累计建成5G基站超6700座,实现公共区域5G信号全覆盖。支撑各类5G融合应用场景,推进和引导工业制造、健康医疗、交通物流、智慧教育等领域的5G应用创新示范项目84个。
统筹深化城市数字化转型。出台经济、生活、治理三大领域专项行动方案,推动各条线、各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建设。经济领域,累计培育14家市级智能工厂,5家企业入选市工业互联网平台和专业服务商推荐目录。生活领域,推进数字家园、易就业等13个重点场景建设。治理领域,完善“一网通办”服务体系;完成27类15400余物联设备数据接入物联感知平台,集中汇聚57个已建应用场景,提升“一网统管”治理能力。
稳固开展新版社保卡换发工作。截至2022年末,闵行区共申领新版社保卡203.60万张,其中23家社区网点办理70.53万张,11家服务银行办理102.44万张,网上申领30.62万张。全年申领敬老卡26255张。
全面梳理可实现“材料免提交”事项,涉及政府部门核发材料5777件,落地率达98.8%。稳步推进电子证照归集与合规应用,累计归集5230张电子证照,通过区各级政务服务应用调用关联“用证清单”的电子证照540万余次。“一网通办”平台接入公共服务事项1168项。推出10个“高效办成一件事”,开发“好办”事项5个、“快办”事项6个、“免申即享”服务14个。促进长三角政务一体化发展,实现138项政务服务事项“异地通办”。
十一、教育、人才和科学技术
至年末,全区共有中学、小学、幼儿园、中职校、工读学校、特殊教育学校357所,在校学生25.85万人,全区教职工2.87万人,其中专任教师2万人。2022年,新开办上海市闵行中学东校等5所中小幼学校,完成1所新型职业技术学院办理程序。完成上海闵行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入学。
表8:2022年闵行区各类学校及学生情况 |
||
类别 |
学校数(所) |
在校学生数(人) |
中学 |
86 |
107105 |
小学 |
63 |
82830 |
幼儿园 |
198 |
61930 |
中职学校 |
6 |
6202 |
专门学校 |
1 |
18 |
特殊教育 |
3 |
430 |
全年审核通过居住证积分申请29962人,引进人才3597人,“居转户”5896人。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43人、教育专技人员959人、卫生专技人员289人、“三支一扶”大学生1人。全年申请人才安居租房补贴730人,涉及资金808万元;59人获得2022年度领军人才资助,涉及金额1050万元。
上海南部科创中心建设再上新台阶。聚焦建设“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方案获市政府批复同意,打造上海科创中心的重要策源地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增长极。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进一步推进。至年末已建有国际技术转移渠道28个、技术转移服务机构41家。全年共认定技术合同3807项,合同成交额266.72亿元。全年共新增高新技术企业754家、市级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13家、区科技小巨人企业35家、2家科创企业成功登陆“科创板”上市。至年末,全区共有118家院士(专家)工作站,其中院士工作站8家。
全年专利授权量21961件,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约50件。新增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2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1家、市专利工作示范企业2家、市专利工作试点企业8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