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不断增强。全市授权发明专利825件,增长78.6%;年末有效发明专利量3335件,增长29.4%;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6.67件,增长29.0%。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664家,增长24.3%。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2165家,增长28.6%。新认定省级及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省级及以上众创空间8家,省级及以上科创载体37家。
教育事业平稳发展。全市普通高等教育招生0.93万人,在校生3.34万人,毕业生0.74万人。普通高中教育招生4.69万人,在校生11.81万人,毕业生3.05万人。普通初中教育招生9.48万人,在校生26.66万人,毕业生7.93万人。小学教育招生7.57万人,在校生54.19万人,毕业生9.56万人。全市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7.46万人(不含技工学校)。特殊教育学校招生147人,在校生1132人。全市共有幼儿园550所,比上年增加21所;在园幼儿17.64万人,比上年减少1.80万人。
文化事业更加繁荣。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活动 2300 余场,为 70 余万人次奉上了精彩的文化盛宴。完善场馆体系,县级文化馆分馆、图书馆分馆乡镇覆盖率均达100%。“公共数字文化乡村覆盖率”达 100%。“人均接受公共文化场馆服务次数”位列苏北第二。13 家场馆列入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打造对象,12 支群文团队入选省“优秀群文团队”培育名单。
卫生事业稳步提升。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2536个,比上年减少64个。其中,医院24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个,妇幼卫生保健机构6个。各类卫生机构拥有病床33619张,比上年增加149张。其中,医院拥有病床32463张,比上年增加57张。卫生技术人员39756人,比上年增加674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15368人,注册护士18866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技术人员509人,妇幼卫生保健机构卫生技术人员485人。
十、环境保护和节能降耗
生态环境不断优化。以环境改善为核心,源头治理为主线,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76.7%,PM2.5浓度降至36.9μg/m3,地表水国省考断面优Ⅲ水体比例首次达到92%,大气环境质量达到有记录以来最好水平。全市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100%,生态环境承载力显著提升,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好转。
节能减排有力有效。严格抓好能耗“双控”,落实节能评估审查“闭环”管理,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常态推进“散乱污”企业整治,共排查整治“散乱污”企业191户。开展铸造行业整治,整改提升企业31户。木材加工和家具制造产业专项整治顺利收官,提升改造企业1826户、兼并重组企业279户、搬迁入园企业61户。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总量小幅下降。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497.53万人,比上年减少2.37万人,下降0.5%;城镇化率为64.07%,较上年提高0.83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3.15万人,出生率6.32‰;死亡人口3.11万人,死亡率6.24‰;当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08‰。全市户籍人口为588.03万人,比上年下降0.5%。
居民生活持续改善。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96元,比上年增长5.7%。按收入来源分,工资性收入16441元,增长6.1%;经营净收入7965元,增长5.0%;财产净收入1361元,增长3.8%;转移净收入5029元,增长6.5%。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756元,增长4.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058元,增长6.9%。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939元,比上年增长5.0%;其中,食品烟酒支出5681元,占比30.0%,较上年回落0.6个百分点。
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年末全市城乡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355.60万人、42.59万人、57.43万人;医疗保险覆盖率保持在98%以上。保障低保对象14.28万人、发放保障金8.94亿元,保障特困供养人员1.74万人、发放保障金1.74亿元,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4.13亿元、惠及残疾人13.8万人次,为全市困难群体代缴基本医保费用2.19亿元。累计建成标准化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16家,建成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793个,完成5家四级养老机构、1家五级养老机构评定工作。
(1)本公报使用的数据为快报数。
(2)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按现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