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全区学校37所,其中小学19所,在校生25728人,专任教师1138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特殊教育学校2所,专任教师68人,在校生176人;普通中学10所,在校生11354人,专任教师1262人;九年一贯制6所,在校学生8815人,专任教师448人。
七、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区共有国家一级文化馆1个,区级公共图书馆2个,图书馆藏书总量346188册,为读者举办各种活动294次,参加人次15376人次。组织文艺活动11次 ,参加活动人数近3万人次。组织首届线上“万泉之声”合唱节,浏览人数24.5万人,刊登学习强国辽宁版首页。时代文仓城市书房藏书92765册,注册读者证9265人次,举办文仓活动46场,文仓策展4场,参观接待45场次,新华社、沈阳日报等宣传报道20余次。
年末全区医疗卫生机构391个。包括:民营医疗机构 372个,公立医院 19个、医院34个;诊所 338个。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卫生健康改革、发展两条主线,全力推动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有机融合,实现新跨越、再上新台阶。成立流调溯源中心,公安、疾控共计150名专职流调人员,确保数据核查和人员管控“快、准、全”。做好隔离转运工作,全年累计征用隔离宾馆、驿站149家,累计隔离14000余人,大东区健康驿站已投入使用。持续推进疫苗接种工作,全区60岁以上老年人累计接种17.75万人,目标人群总覆盖率达到87.1%。做好疫情期间医疗救治工作,区内13家医疗机构共派出54人为辖区内涉疫群众解决就医问题1162人次。高效开展核酸检测工作,开展74轮次全员核酸检测,为全区居民全员和常态化核酸检测9147.59万人次。将各社区“三长五员”纳入居委会公共卫生委员会成员中,派驻86名医护人员下沉130个社区担任零疫情工作室主任,在疫情期间为社区居民提供医疗保障。加强硬件投入,投入1657万元为区属医疗机构改善医疗设备,投入600万元建设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大东医院发热门诊。加强人才培养,招聘29名卫生专业人员补充队伍力量,开展岗前培训,并组织新入职人员参加核酸检测等基层锻炼。全力推进、完善、巩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三个全覆盖”工作,全区联系人制度对接4010人,覆盖率达到100%。投资8652万元开展智慧健康体系二期项目建设,提升卫生健康信息化水平,做到市内引领、省内领先,全国先进。
全年安装健身器材400件,维修损坏的健身器材330件,维修笼式健身场地10个,更换二台子体育公园的笼式足球场地草皮和东塔街道笼式篮球场地的悬浮地板,改造二台子林韵社区乒乓球健身场地,维护率达到100%。
八、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967元,比上年增长1.7%。
年末全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4万人;工伤保险153389人,减少336人。
城市低保人数4265人,城市低保边缘人数38人,农村低保人数87人,农村低保边缘人数5人,特困人数58人。全年发放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4258.07万元。
围绕共同富裕目标,打造“民生十条”品牌,打通困难群众从主动发现到及时救助的快速通道,全年发放帮扶救助资金7018万元,惠及2.1万人次,低保户及特困分散供养人员救助标准分别高出全市11.5%和7.4%。政府购买养老服务试点社区增至30个,率先建成家庭养老床位640张,打造样板间50个。实施社会福利院改造升级,增加护理型床位165张。布局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区33家养老服务机构及中心开展老年人助餐服务,实现老年人助餐服务全域覆盖。打造养老“15分钟服务圈”。为加强居民委员会规范化建设,新成立3个社区,城市社区达到115个,村18个,居(村)民委员会指导居(村)民共商共建共治共享,有序推进亲民化改造,进一步完善我区社区治理体系和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全区养老机构32个;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36个;养老服务床位246张。
年末全区孤儿55人,孤儿基本生活养育费72.66万元。10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59人;90-99周岁高龄老人3925人,发放高龄老年人补贴986.7万元。
九、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持续提升城区形象品质。以城建计划牵引,强力推进振兴新突破“第五赛道”项目建设,年底考核全市排名第二,下达2022年城建计划共计219项,打通东振路,11月竣工并投入使用,受到周边居民广泛赞誉;牵头开展城市更新,谋划城市更新片区6个,其中东中街万泉片区与汽车城智慧示范片区率先完成市领导小组备案,并通过银行授信审批;牵头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实施轩盛三路积水点、南小河防洪排涝治理,雨污混接点摘除,提升城市水安全韧性,开展毛君屯小区、旧铁小区、百乐东小区、瑞光大院小区、万寿小区5个海绵城市示范引领老旧小区改造;扎实开展停车难专项治理,编制完成全区45个网格停车治理方案,开展三无停车场整治,绩效考核全市排名第二梯队;完成沈白客专—高官台街平改立项目、华润老厂架空部分、沈北路神通汽车厂区55项排迁任务。开展古城北、国瑞D等11条配套道路新建工程,实施121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开展2338户非管道燃气居民用户改造,完成世博家园临时电代正式电改造,修建2座人行过街天桥,提升城市形象;牵头对146个小区点位线缆进行整治,对全区19个工地现场围挡,开展100%全覆盖检查。
2022年我区投入资金14525万元实施园林绿化项目14个,包括高标准完成万泉公园,重现“万泉垂钓”“万泉莲舟”文化景观,使百年万泉焕然一新、重放溢彩。实施大东广场改造提升,建设口袋公园126座、空中花廊12座,完成花卉栽摆143.36余万株,新建立体绿化5万平方米,补植行道树8675株,改造提升绿地总面积83.76万平方米,新增绿地37.5万平方米,营造 “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良好人居环境。组织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和创城点位周边43条背街小巷改造提升、南小河防洪排涝治理工程、轩盛三路积水点改造、雨污混接点摘除、老旧管网隐患点修复工程、桥下空间改造等14项市政基础设施改造提升项目。高质量完成市政设施维护任务,道路维修总面积21.39万平方米,维护率11%,完成投资额3726万元;排水养护清扫管道340公里、清掏排水井26397座、维修排水井699座、更换井盖459个(套),完成投资额1608万元。深化生活垃圾分类“网格化、属地管理”,完成四分类示范小区216个,占全年目标数97.1%。居民家庭厨余垃圾日分出量3吨左右,可回收物日分出量550千克。投放垃圾分类亭160个;大件垃圾暂存处248处;智能收集点20处;环保屋升级改造45处。